古诗大全

  • 《旅夜书怀》

    【作品介绍】 

  • 《如梦令·点滴空阶疏雨》

    【作品介绍】 ⑮哲人日以远:古代的圣贤一天比一天远了。哲人:贤明杰出的人物,指上面列举的古人。典型:榜样,模范。夙昔:从前,讨去。风檐展书读:在临风的廊檐下展开史册阅读。古道照颜色:古代传统的美德,闪耀在面前。
    ①秋夕:七月七日晚上。信步:随便漫步。愁痕:指青青的苔痕。琅玕:像珠子一样的美石。这里是形容竹子的青翠。闲阶:空荡寂寞的台阶。潇湘:指湘江,因其水清深故名。
    ③天门:指泰山的南天门。日观:日观峰。在泰山玉皇顶东南。为岱顶观日出处。“旭日东升”为岱顶四大奇观之一。

  • 《渔家傲·画鼓声中昏又晓》

    【作品介绍】 (14)明月楼:月夜下的闺楼。这里指闺中思妇。曹植《七哀诗》:“明月照高楼,流光正徘徊。上有愁思妇,悲叹有余哀。”

  • 《九章之三 哀郢》

    【作品介绍】 ①五侯:泛指权贵之家。
    ②更:旧时一夜分五更,每更大约两小时。风一更、雪一更,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。聒:声音嘈杂,这里指风雪声。故园:故乡,这里指北京;此声:指风雪交加的声音。

  • 《菩萨蛮·登楼遥望秦宫殿》

    【作品介绍】 ①停云:凝聚不散的云。罇:同“樽”,酒杯。湛:没,有盈满之意。醪:汁滓混合的酒,即浊酒,今称甜酒或醒糟。这一句说酒罇之中斟满新酿之醪。列:排列。初荣:新开的花。愿:思念。言:语助词,无意义。从:顺。不从:不顺心,不如愿。弥:满。襟:指胸怀。


















    ①瑶草:仙草。武陵溪:指代幽美清净、远离尘嚣的地方。武陵:郡名,大致相当于今湖南常德。桃源的典故在后代诗词中又常和刘晨、阮肇入天台山遇仙女的传说混杂在一起。枝:一作“花”。

  • 《行路难三首》

    【作品介绍】 ①紫殿:指京都贡院。一作“紫案”。暖吹:暖风,指春风。席:犹言列坐。
    ①郴州:今属湖南。雾失楼台:暮霭沉沉,楼台消失在浓雾中。月迷津渡:月色朦胧,渡口迷失不见。桃源望断无寻处:拼命寻找也看不见理想的桃花源。桃源:语出晋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,指生活安乐、合乎理想的地方。无寻处:找不到。可堪:怎堪,哪堪,受不住。杜鹃:鸟名,相传其鸣叫声像人言“不如归去”,容易勾起人的思乡之情。

  • 《入彭蠡湖口》

    【作品介绍】 ⑬沮洳场:低下阴湿的地方。缪巧:智谋,机巧。贼:害。
    ②槊:长矛,古代兵器之一。银河:天河,晴朗夜空中云状光带,望去像河。

  • 《鹧鸪天·元宵后独酌》

    【作品介绍】 ②来人: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。
    ③竹喧:竹林中笑语喧哗。喧:喧哗,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。浣女:洗衣服的姑娘。浣:洗涤衣物。
    ②不觉晓:不知不觉天就亮了,晓:早晨,天明,天刚亮的时候。
    ①内宴奉诏作:《宋史·曹翰传》题作《退将诗》。内宴,皇帝设于宫内的宴会。诏,皇帝的命令。六韬:古代兵书名。传说为周朝吕尚(即太公望)所作。实为汉人依托。全书分《文韬》、《武韬》、《龙韬》、《虎韬《豹韬》《犬韬》六部分,故称《六韬》。时髦:指一时的杰出人物。

  • 《夜雨》

    【作品介绍】 ④须臾:片刻,一会儿。烟尘清:比喻战斗结束。
    ①停云:凝聚不散的云。罇:同“樽”,酒杯。湛:没,有盈满之意。醪:汁滓混合的酒,即浊酒,今称甜酒或醒糟。这一句说酒罇之中斟满新酿之醪。列:排列。初荣:新开的花。愿:思念。言:语助词,无意义。从:顺。不从:不顺心,不如愿。弥:满。襟:指胸怀。
    ⑦吴质:即吴刚。露脚:露珠下滴的形象说法。寒兔:指秋月,传说月中有玉兔,故称。
    ⑦弃身:舍身。怀:爱惜。籍:名册。中顾私:心里想着个人的私事。中,内心。捐躯:献身。赴:奔赴。

  • 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

    【作品介绍】 ⑥起坐:忽起忽坐,激动不已的样子。旁:一作“床”。
    ①许道宁:宋河间人,一作长安人,善画,自成一家。
    ②无定河:在陕西北部。春闺:这里指战死者的妻子。匈奴:指西北边境部族。
    ②  元丰:宋神宗的年号。六月丁丑:农历六月初九。齐安:在今湖北黄州。临汝:即汝州(今河南临汝)。赴:这里是赴任、就职的意思。湖口:今江西湖口。硿硿焉:硿硿地(发出响声)。焉,相当于“然”。莫夜:晚上。莫,通“暮”。森然:形容繁密直立。搏人:捉人,打人。栖鹘:宿巢的老鹰。鹘,鹰的一种。磔磔:鸟鸣声。鹳鹤:水鸟名,似鹤而顶不红,颈和嘴都比鹤长。心动:这里是心惊的意思。噌吰:这里形容钟声洪亮。舟人:船夫。罅:裂缝。涵澹澎湃:波浪激荡。涵澹,水波动荡。澎湃,波浪相激。为此:形成这种声音。中流:水流的中心。空中:中间是空的。窍:窟窿。窾坎镗鞳:窾坎,击物声。镗鞳,钟鼓声。汝识之乎:你知道那些(典故)吗?识,知道。周景王之无射:《国语》记载,周景王二十三年(前)铸成“无射”钟。魏庄子之歌钟:《左传》记载,鲁襄公十一年(前)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,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。庄子,魏绛的谥号。歌钟,古乐器。古之人不余欺也:古人(称这山为“石钟山”)没有欺骗我啊!不余欺,就是“不欺余”。